The Book of Mormon

多年前在Las Vegas 看了一场show《The Book of Mormon》。

非常震撼,幽默和讽刺之间,让我意识到了宗教的多面性和它在人类发展不同阶段的意义。 一部让人爆笑到流泪,还念念不忘的好剧。

乍一看,这部剧好像是来讽刺摩门教的(也适用于任何宗教),从它的诞生,到它的教条,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它的不合理和反人性。

当两名传教士来到落后的乌干达,面对艾滋病,饥荒,猥亵儿童,军阀等等问题,在美国那套传教理念根本无法让当地人接受,他们有他们的巫师,有他们的思维模式。 为了教化当地人,一名传教士,扭曲了教义,用神化和恐吓,让当地人信服,最终让村民放弃了传统的恶习,让军阀放下了屠刀。

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的冲突:

自我和大义:优等生被分配到最需要他的地方的失落和内心挣扎,被军阀鸡奸后的痛不欲生到接受现实;

坚持教条和因地制宜:坚持不被接受的,还是为了适应受众进行自己都无法接受的可笑的变异, 变异成功后还要接受上面的斥责,该不该,值不值?

是非对错的交织: 坚持了多年的是与非,不再是简单明了的答案,是换个角度就变了的恼人的迷茫。

当你看到乌干达的教义,任何文明社会的人都可以大笑它的荒唐,在你不知道它在当地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情况下。 取笑它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好像现在我们取笑2000年前的任何一个宗教的中那些为了迎合受众弯下腰来被扭曲的部分一样。而死抱着2000多年前的那些教条不放的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滑稽。

无论是多么高大上的宗教,或是乌干达部落里的巫师,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将自己无能为力的部分交给全知全能的神。 而科学走到尽头,也只能把无能为力的部分交给那未知的浩瀚宇宙的自然规律。 区别在于一个是happy ending(天堂,仙界…),一个是open ending(承认未知和不可预测)。 个人的喜好,决定了选择,没有哪个更高级。一定要说高级的话,那些不写实的,只玩虚的,让人抓不住小辫子的,怎么解读都可以的,比如道家,不过是手法上更高级。

宗教的多面性,就来自于解读它的人。对于上层它可以是治国安邦的工具,也可以是侵城略地的工具;对于信徒可以是疗愈升华自我的工具,也可以是蒙蔽愚昧自我工具;对于传教的人,它可以是普度众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也可以是敛财杀人的工具… 你所在阶层(社会的和思想的)决定了你的解读方式,和使用方法。

既然我们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无法找到同一片树叶。那么,何必强求。


我的其它文章

1 2 3
邵丰慧
Latest posts by 邵丰慧 (see all)
Total Page Visits: 97 - Today Page Visits: 1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