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之难

同学博客 》黄奕

每次写完一篇稿子,总要读两三遍,其中包括找出错别漏字。但是还是常常被读者指出有错漏。今天又被指出一漏字。

由此我想到十几年前,和朋友合著一书,出版前曾校对初样,他校对一次、我校对一次,我母亲(语文老师)校对一次,然后交回出版社,出版社的专业校对再校一次。出版时仍然发现不少错漏之处。由是体会到校对之难。

合著的朋友告诉我一个故事:当年吴法宪写回忆录,初样出来以后,编者嘱其校对,全家人用尺子比着,一行一行地校读。结果到出版的时候,还是有若干错别漏字。

将此故事告诉了另一位曾任过报社总编的朋友,他又告诉了我以下故事:

校对也是一门技术活。报社一般都执行三校制度,即初校(校小样)、二校(校大样)、三校(校清样)。最后还有个第一读者,专门负责审看印刷好的报纸。还要设一岗位专门查错,我规定的是允许万分之三的差错,超过此限错漏一个字扣五元。标题错了扣得更多。这还只是报社,相比之下杂志社校对更严,出版社校对最严。

《攀枝花日报》出过一次标题错误,把胡锦涛错为胡铸涛了,层层校对都放过了没发现,结果总编被撤职。

但愿我这篇短文没有错别漏字。

同学博客 》黄奕

On 11/02/2021 @ 20:37

黄奕
Latest posts by 黄奕 (see all)
Total Page Visits: 678 - Today Page Visits: 1

4人评论了“校对之难”

  1. 校对之难,大有同感!我在成都科技大学曾当过《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创刊号的责任编辑。那时,听说吉林大学也正在筹办这个刊物,芶先生急于抢先,一再催促我尽快发出第一期来。主要靠老先生组稿,共收到十来篇文章,简单交叉审稿后,交本校印刷厂印刷。当时还是用铅字排版,因有大量公式、各种字符和上下标等等,排版非常费事。三次校对,我每次都会发现很多错误。而工人们改起来就更麻烦,有的改动很难操作,我只有到现场去蛮缠。以至于他们说:最怕看到我走进排字车间,还说我是他们遇到过的最严格的编辑。最后终于在指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但没想到,创刊号印出来后,很快发现有许多错。最无语的是:封面上特大号字体的“原子与分子”居然成了“原子与分予”!据说,吉林大学同行们收到创刊号后,马上成了笑柄,有人还专门统计出:共有一百多个错误!从此,我才晓得“锅儿是铁倒的”。好在不久后我出国,那件事就交给别人了。

    后来,我大哥告诉我说,他有个同学在四川人民出版社专门做校对工作几十年,退休后,不管看书看报,总是看到错,看完后常常不晓得内容。我想,幸好我没有一直做那种活路!

    最近,我在科学出版社出了一本书。从交稿到出版发行大约八个月,其中作者校对共四次,加上最后清样审阅共五次。我因为过去的教训,每次都非常仔细,但专业编辑仍然还会指出问题来。出版社参加校对的编辑至少有两位,因为一个人很难避免习惯性的盲点,我以前吃亏就是只有一个人。另外,现在的科学出版社在校对中还辅以计算机查错的手段,可以把错误最大限度地排除。目前,这本书已经印出来三个月了,至今还没有发现什么错误。

  2. 中文的这个问题确实很大。现在用计算机手段可能大大改善了。英文这基本不是问题。以前做研究生的时候,导师经常把几个杂志的审稿给我们学生做。我们中心的主任更是几个主要国际杂志的主编,所以每学期我们这些研究生几乎手上一直都有需要审阅的稿子。还加上我们自己要写的。但错别字几乎不是问题。有问题的地方基本是内容或者证明本身,偶尔是符号或者公式写漏了。90年代以前大家写文章都在计算机上检查拼音了,所以外国学生出错也主要是语法问题。后来计算机变聪明了,反而带来新的问题,开始有些明显是因为机器自动联想推荐带来的错误。但这种错误一般也比较容易发现。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