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7
文/王军

书法批判,而非批判书法。如今的书法乱象,不仅出现在江湖书法之中,居然还呈现在“中国书法大会”的会标之中。如果出现在外国人书写的书法之中,还可以理解为其对深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一书法不甚了解。可是,这是出现在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书法大会”的会标上呀?!
众所周知,书法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因为书法,中国古老的智慧被传承下来,至少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是如此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旅法哲学家熊秉明语)。但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书法不能称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为什么呢?书法不过是书写汉字而已。只有中国智慧,才能称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旨在中国智慧的核心,这个核心只有少数几个关键词一一包括但不限于:易经的易(简易、变易、不易),道德经的道(道可道,非常道),虚的无(有生于无),阴阳(一切辩证法的起源),仁义道德的仁(慈悲为怀),天地合一(俗称天人合一)的人一一富有心与灵的、有生命力的、主体性的人。至于禅,则是灵的象征、空的象征。
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会标:

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会标:

孙晓云题写的会标:

不容置疑,只有孙晓云题写的会标,是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一书法的。第一季、第二季的会标,是不符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一一书法的。为什么呢?原本孙晓云题写的榜书,是有字间距的,可是,我们看到的“中国书法大会”六字榜书,居然几乎没有了字间距,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一一书法,是相背离的。试问:谁见了诸如寺庙中的“大雄宝殿”四个字榜书,是紧紧地挨着书写的?不仅如此,这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其白,守其黑”思想是不吻合的,到了邓石如那里,称之为“计白守黑”,此其一。在中国书法五体中,从来都是用简单明了的字,注明繁复不易理解的字,哪里有用小篆注明行书的情形呢?奇怪的是,在中国书法大会的会标上出现用篆书注明行书的现象,即使以篆刻的面貌出现,依然是同义字复,此其二。即使以篆刻的面貌出现,亦可在“中国书法大会(含孙晓云落款及钤印)”之左右,分别以阴文(白文)、阳文(朱文)呈现,起码体现了中国智慧(阴阳、黑白),去掉左右的山水,篇幅是绰绰有余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国人可以去查找相关资料求证。参见化石者说中国书法大会榜书之问2023
20250318 01:11


更多文章:
癸卯三八节有寄
书法批判一一中国书法大会出了两次洋相(纰漏)
DeepSeek对王军《果壳中的书法——试论书法美的基因(纲要)》一文的简要评价
甲子已然过 忽如春风来
“巴山蜀水承一脉 翰墨丹青写双城”——观春熙路遇见解放碑书画展小记
从一次展览看四川福宝美术馆的专业化全产业链式书画展览文化服务
道合古今一一舒炯魏学峰书法小品展
对话:孙友军&王军——专业审美与业余审美是相对而言的(草稿)
- 四川师范大学|王岳川《国学美学与书法文化》 - 05/03/25
- 四川大学博物馆|林木《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之中国文化属性研究》 - 04/29/25
- 四川福宝美术馆|刘正成《中国书法艺术审美》 - 04/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