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3)

1950年11月初,正在苏家屯做支前工作的农委宣传队接到通知,立即交接工作,返回农委接受新的任务。原来是市农委决定成立市郊供销合作总社,母亲所在的宣传队的人大多数都被吸收到新成立的市郊总社里。其实那时宣传队已经走了很多人了,母亲回忆说,修机场的时候怕苦走了几个人;搞土改纠偏时也有人受不了每天都要风吹日晒地丈量土地而走掉了;抗美援朝后又有人怕被征兵又跑了几个,加上被动员去参军的,宣传队那时只剩下三十人左右了。走的人都是家里生活条件好的,不像母亲,觉得在宣传队比在家活的更快乐更充实。母亲退休后,还有当年当逃兵的人找她出证明办离休。母亲就说: 当时你是自己跑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啊,你不能让我给你做伪证啊。

沈阳供销合作社的创办人和第一任领导叫王柏秋,是个关里来的老八路,在河北时是像李向阳那样的敌后武工队队长。日本鬼子对他恨之入骨,可又抓不到他,就把他老婆抓起来严刑拷打,可怎么拷问也没问出王柏秋在哪,他老婆也确实不知道他在哪。恼羞成怒的鬼子就把他老婆捆上,头朝下扔到井里摔死了。她老婆当时已经有俩孩子,大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俩孩子五十年代初被接到沈阳,一起来的还有王柏秋的妹妹王柏英和弟弟。母亲和王柏英关系很好,惨的是俩孩子都没长大。俩孩子在关里时一直忍饥挨饿地活着,就没吃过几顿饱饭,冷丁到沈阳可以管够吃了,大女儿就一个劲吃玉米饼子,竟然被活活撑死了。儿子也没长大,到沈阳第二年就得了什么急病死了。母亲说,这一家人也是真的很惨。

抗日战争结束后,王柏秋随第一批入关的部队进入东北。后来在哈尔滨做地方工作时,娶了个哈尔滨资本家的女儿当续弦。母亲说,王柏秋人很好,平易近人,没什么架子,可这个资本家女儿官太太架子很大,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平时对母亲这些小年青都是爱答不理的。文革的时候,王柏秋因为这个老婆被群众给批斗了,那时他早已不在沈阳市郊总社,而是在高岗去了北京后就被调到省里去了。文革后,他老婆曾来找我母亲办过事,让母亲吃惊的是,这个女人变得非常谦和客气了。

成立供销社的目的之一是让国家力量占领经济阵地,不能让国家的经济命脉都被私人控制了。可当时没有资金,没有人才,也没有经验,什么都是摸索着来。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母亲这些小年青一开始都被下放到基层锻炼加充实力量。母亲和孙姨被分到虎石台供销社,那时孙姨(孙玉芝)还没去湖南,孙姨在虎石台,母亲则被分到离虎石台八里地的大桥供销社。母亲说,那时的人不知道挑肥拣瘦,领导让去哪就去哪,连挑肥拣瘦的想法都没有。


1 2 3 4 5 8 9 10 11
Total Page Visits: 370 - Today Page Visits: 1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