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烟场、棋坛众生像(二)

6、 判断烟瘾大小

怎样鉴别一个人烟瘾的大小?首先看他牙齿,颜色越黄,烟瘾越大;其次看手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香烟没有过滤嘴,都是用食指和中指紧紧夹住烟头,直到烫手才丢弃。所以,长期吸烟者,食指和中指都被熏得秋黄,颜色越黄,烟瘾则越大。当然,随着过滤嘴香烟的普及,这种检验方法已经不灵了。

现在要判断一个人烟瘾的大小,可以通过残留在他身上挥之不去的烟味来判别。一般来说,烟瘾大小与烟味的浓淡成正比。烟味越重,则烟瘾越大。如果有人在不吸烟的状态下从你身边数米之遥走过,你仅能闻到淡淡的烟草味,那么他大概每天抽烟十支左右;如果闻到浓烈的烟味,那么,他至少每天抽一包烟以上。我有时也能闻到自己身上的烟味,也经常讨厌自己,所以走路都尽量远离人群,更要远离女士,以避免人家那种鄙夷的目光。然而,据说有的女士并不排斥吸烟,还喜欢闻男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烟草味,噫!还有这等好事?可惜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哦(偷笑)。

从我接触的人来看,烟瘾有大有小。烟瘾大者,每天至少两包,除了吃饭、睡觉,他的手上始终夹着一支烟;烟瘾小者,每天几支即可,甚至身上揣着烟也会忘记抽烟。

我也曾经遭遇过吸烟之囧境。有时与同事、朋友一同外出,我烟瘾大,发烟勤,一包烟很快见底,周围一时又找不到烟摊,就只盼望他们发烟了。谁知他们烟瘾小,居然只顾说话,忘记吸烟了。一边是抓耳挠腮,一边是浑然不知,真是急死人也!

四、我的两大精神支柱:象棋与香烟

象棋与香烟,是我知青时代的两大精神支柱,依靠它们,我度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一些知青下乡多年,在返城无望,精神几近崩溃之时,就会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偷鸡摸狗,打架斗殴成为生活中的常态。而让我避免这些恶习的,就是象棋与香烟。

象棋爱好者中,大多数都抽烟。我当知青的时候,经常回城下棋,自然离不开香烟。以文会友、以棋会友是中国几千年的一个文化传统。一个人的棋艺越高,越能受到大家的尊重,越能收到更多人递来的香烟。有一位从国营大企业出来的老哥,棋艺极佳,棋品也好,从不悔棋,大家都喜欢向他讨教。但他似乎混得比我还惨,在棋局紧要时分,他在身上东摸西摸,然后轻轻地对我说:‘道谢你一支烟’,我从沉思中清醒过来,连忙递上烟去,也给自己和旁边观棋人点上一支。两盘棋下来,一包烟就道谢完毕,那可是我三天的口粮哦!
知青时代,我对于象棋的痴迷程度,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天地之间,何以解忧?惟有象棋!我曾作打油诗云:

任你鲜衣怒马,
我自淡饭粗茶。
一支香烟在手,
楚河汉界厮杀!

1978年到成都读书,没有经济来源,仅靠助学金和父母的支助生活。但为了下棋,我每月还是从助学金中省下一些钱,买上一条红芙蓉香烟(两毛七一包),每三天一包,每天定量6至7支。当然也要贯彻“农忙吃干,农闲吃稀”的最高指示,即下棋时多抽,不下棋时少抽,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月的预算平衡。

五、成都棋园众生像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吟诗、作赋、品茗、弈棋之风气盛行。尤其在文革中,许多人无所事事,只能成天下棋。七十年代的成都象棋界,以刘剑清、陈新全、陈德元为最高水平,号称蜀中三剑客,他们是专业棋手,经常代表四川参加全国比赛。说来也怪,正应了一句古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不管围棋还是象棋,四川男子棋手都是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从来没有一个人夺得过全国冠军。但女子围棋却出了一个著名人物——孔祥明,她获得了我国第一个女子围棋冠军。四川围棋界还出了一个牛人黄德勋,他没有拿过全国冠军,但却多次在全国围棋比赛中战胜冠军聂卫平,成了聂卫平的天然克星。

七十年代末,成都举行过一次全市的业余象棋比赛,产生出的前二十名,统称为成都市甲级棋手,代表着四川省业余棋手的最高水平。这些人的棋艺功夫甚是了得,据说蜀中三剑客都不敢轻易与之下棋,怕万一失手丢了自己面子。我经常在星期天到棋园观看高手下棋,细心揣摩他们的招法。有时从早看到完,中午就在棋园门口买个烧饼度日。

人气很旺的成都棋院棋艺大厅正在表演象棋车轮大战,现在已经严禁吸烟了。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的成都棋园,烟火很旺。大厅内人头攒动,烟雾缭绕,一大帮围棋、象棋高手云集。中国象棋是我的幼儿学,当知青时也看了一些棋书,对于象棋的开、中、残局都有一定的基础,也会下盲棋。1981年,在四川大学首届学生棋类运动会上,我以不败战绩夺得男子组的象棋冠军。但在成都棋院,我最多算作二流水平。

大约是1978年前后,成都出现了下“彩棋”,即有偿下棋。对局费双方面议,从两元到五元不等。成都的甲级棋手最喜欢与外地——那些来自地、市、州的象棋冠军或高手下彩棋。这些棋手在当地棋坛称王称霸,鲜有对手,所以自视清高,目中无人。到了成都,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被成都棋手让双先或者一只马,还常常丢盔卸甲,痛失彩金。

每天一早,那些象棋高手就出现在棋厅内,口含香烟,手捧茶杯东游西荡,其实是守株待兔,寻找猎物。专县棋手都知道成都高手的厉害,一般会主动要求让双先(也有要求让一只马的),双方达成协议后才开始下棋。成都棋手不光棋艺高超,还有很好的表演天赋。每次在与专县棋手下第一局棋时(围棋也下彩棋,高手也是如此表演),他们往往走得跌跌撞撞,局势很快陷入被动,自己则不断摇头晃脑,唉声叹气,连按动打火机的手也瑟瑟发抖。面对大好棋局,专县棋手一脸兴奋,幻想着赢棋之后回到县城,享受着众人的顶礼膜拜。但成都棋手在棋局中一番胡搅蛮缠,最终居然兑子成和(和棋双方都不付费),到手的鸭子灰刮了!棋局结束,成都就百般恭维专县,说些功力深厚、棋逢对手、向你学习之类的漂亮话。专县棋手的虚荣心立即膨胀起来,放松了戒备之心,主动递烟过去,要求继续对弈。成都棋手就会说:哎呀!,让双先,你还略占上风。下棋又非常累人,要下就下五元!专县棋手欣然同意。棋局重新开始,成都棋手顿时凶相毕露,不给对方任何机会,手起刀落,连赢几盘。轻松逮住一只肥兔:半天收入十多元(当然不会天天都有这种好事)!须知,那时一般人的月工资才三十多元。

1981年,我的同学吴泽贤介绍我与成都市的一位甲级棋手下彩棋,对局费五元。我非常希望向高手讨教棋艺,但当时口袋中只有几元钱,也深知不是他们的对手,有些心虚,不敢应战。泽贤为我壮胆“不怕,有我”。我于是提出要求:对方让我双先,而且不管输赢,只下三局。双方很快达成协议。我当时心中计划的是:利用双先之利,争取下两盘和棋,只输一盘棋。

该棋手约三十多岁,家居九眼桥一带,所以我们三人相约在成都工学院(现为四川大学)的一个凉亭内下棋,泽贤担任裁判的角色。那是9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秋高气爽,非常适宜下棋。我的优势在于:经常在棋院观看甲级棋手的对弈,知道他们的水平和行棋套路,但他对我却一无所知。第一局我以中炮过河车开局,他依然以惯用的、对付专县棋手的方法来糊弄我,表现得漫不经心,被我抓住机会扩大优势并赢下棋局。第二局,他振作精神,认真对付,抓住我的一个微小失误,逐渐扩大优势,又从优势转化为最终的胜利。第三局我平稳开局,他也随机应变,我竭力利用开局两先的优势,一有机会就兑子,他如果不兑,就会陷入被动。我努力把局势导向平淡,最终弈成和棋。

能够下成平手,主要原因是握有双先之利。如果下分先棋,我不是他的对手。我以付出三包香烟的代价与高手过招三局,非常划算。后来,泽贤还替我联系了另外一位甲级棋手,对方也同意了让我双先。但高手之间都是相互沟通的,在打听到了我的水平后,大概该棋手觉得穷书生的钱不好挣,油水也不大,最后改为拒绝了。

享受香烟愉悦,不料被人抓拍

六、 戒烟很难,但有志者事竟成

经过我几十年之观察,戒烟确实很难。我的一些朋友,信誓旦旦要戒烟,并且定下口头协议:互相监督,一旦发现谁抽烟,就罚款一百元。但下一次见面,依然香烟在手,协议荡然无存。我发现,即使是下定决心要戒烟者,都要经过多次的煎熬与反复,很难一次成功。

我把戒烟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戒烟,即充分认识到吸烟危害之后作出的果断决策;另一种是被动型戒烟,即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比如患上气管炎、哮喘病,一吸就喘,只能戒之。根据我的观察,被动型戒烟者的成功率远远高于主动型戒烟者。

在我的一生中,曾经做出了无数次戒烟决定,也尝试了很多次戒烟,但都半途而废。在农村学抽烟,是为了获得树荫下的小憩,当然不能戒;回城当居民后想戒烟,但因为苦闷与下棋的缘故,还是断断续续地抽烟,只是减少了吸烟的数量;读书时也想过戒烟,但我离不开下棋,就离不开香烟的助攻;暗自决定:工作之后一定戒烟。谁知工作后有了工资收入,抽烟更多了,达到每天一包。后来使用电脑办公之后,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制作电子课件,都需要集中精力,更离不开香烟的提神了。

真正促使我下决心戒烟的是近几年各地戒烟令的出台,导致在公共场合如会议厅、商场、汽车、火车都不能抽烟。2017年去日本旅游,虽然空中飞行只有四个多小时,但从进入成都机场到离开日本大阪机场的七、八个多小时都不能抽烟,饱受煎熬。更惨的是2018年夏天从成都飞法兰克福,空中就需要飞十多个小时,烟瘾发作之后的那种煎熬与痛苦,用四川话来形容:就象是被猫抓了一样难受。在日本和欧洲,室内都不能抽烟。香港更严苛,在大街上也不能随便抽烟,必须在有吸烟标识的地方才能抽烟。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瘾君子就像是过街老鼠,已经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另外,几十年来,我的家人对我吸烟也颇有微词,这也是促使我戒烟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

四十八年不离手,
夜半失眠整两口。
太太常在耳边念,
工龄不如烟龄久。

由此我意识到,香烟是必须要戒的。与其在人人喊打声中戒烟,不如自己主动戒烟;与其生病后的被动戒烟,不如主动来一个自我改正、自我更新。2018年12月,我下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戒烟决心,并制定了具体方案:

首先是采取自我隔离措施,不与瘾君子来往,即便是朋友、同事、邻居,只要吸烟,就不往来。其次是少上街,即便要去,也是绕着烟摊走。如果犯了烟瘾,就做几分钟的深呼吸;再次,尽量不做动脑筋之事,不写文章不下棋。如果烟瘾难熬,就抽电子烟,而电子烟的气味非常难闻,抽两口就扔掉了;最后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看疲倦了就睡觉。

有人介绍了一个更直观有效的戒烟方法:找一个人工制造的被香烟熏了几十年的肺部模型,或者一张肺部被香烟熏得黢黑的图片挂在室内,烟瘾发了就看一看,据说效果奇佳,很多人都吓得不敢抽烟了。

开始戒烟的第一周,大脑中会经常出现抽烟的场景,甚至能幻觉到尼古丁的芬芳,也经常在梦里吸烟。第二周,这种现象开始淡漠。到了第三周,基本不想吸烟了。经过一个月的艰难困苦,终于戒掉了伴随我将近半个世纪的香烟,至今已经三年未复吸。现在即使与抽烟者相处,我也能泰然自若。当然,在生活中还是要尽量远离抽烟者,免吸二手烟。

感谢上天的厚爱。戒烟三年来,我的身体没有感觉任何不适,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除了一些常见疾病之外,暂时没有发现大的问题。我把自己的戒烟经历分享给大家,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戒烟的行列,彻底摆脱吸烟的烦恼。最后,我要向48年来吸过我的二手烟的朋友、同学、同事、邻居、家人,致以深深的歉意!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悦,诸事顺利!

On 12/19/2021 @ 00:35

梁志全
Total Page Visits: 1252 - Today Page Visits: 1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