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20
文/王军

2024年9月20日下午3:00,四川省诗书画院,郭强先生《汉印空间的审美与设计》在这里开讲。

冷柏青副院长主持了讲座。

郭强先生虽然是学理工科的,但是其人文素养宏富,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他是四川仅有的几位西泠印社理事之一,以篆刻和书写战国时期楚文字而闻名遐迩。


郭强老师从篆刻的历史说起,四川最早发现了封泥印,后来在山东、陕西也相继有封泥印出土。古玺印是铜制作的,黄色作为中华民族的底色,也是渊源有自。印宗秦汉,秦汉印是中国篆刻的楷模。自文彭、张震起,文人印在华夏经久不衰,陆续产生了审美倾向各异的篆刻流派。西泠印社出,将文人印推向了一个顶峰。


郭强老师的讲座呈现出四个特点:历史性、故事性、学术性、延伸性。因历史而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虔诚敬畏之心,因故事而引篆刻之兴趣和趣味,因学术而成篆刻的逻辑自洽,因延伸而致广大,方寸之间见宇宙。
关于篆刻,郭强老师的深邃理解:

来自四川省诗书画院公众号的专业报道:


讲座毕,郭强老师在二楼“源浚流长”展览现场毫不保留地向受众介绍了自己对书法、篆刻的领悟和见解。其中关于结字的黄金分割法(0.618法)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孤立的存在,二个是呼应关系,三个是稳定结构。原来,数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郭强老师在讲座中谈到经典汉印“朴厚、雄强、苍劲、古拙、华美、精整、奇肆”等七种审美倾向,莫非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得到了某种启示?原来,篆刻与美学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郭强老师指出:汉文化以孟子的“充实为美”来体现汉文化的“中庸之美”,转化为汉印的表现为“充满为美”。汉印空间设计的方法,主要以均衡、疏密和呼应作为设计布印的基础方法,以鸟虫篆、四灵、朱白相间和肖形组合等作为布印的辅助方法。篆刻,须以文字学(汉字造字的“六书”法则)为基础。其理念和方法,无不彰显着阴阳虚实之道,道法自然之理,平衡造险之妙。原来,篆刻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源自于中国智慧、中国思想和中国哲学。




此四图片仅仅是为了说明问题才引用。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欲了解更多内容,请直接向郭强先生请教。
篆刻,虽为小众艺术,郭强先生的讲座却引来不少受众。





【“源浚流长”四川省诗书画院建院40周年成果展作品实录】




























































来自四川省诗书画院公众号的专业报道:


20240921 17:28于悟道斋


更多文章:
陈维昌谈《王羲之其人其书》
陈志才:“墨随心志形神备,砥砺奋进正当时”一一四川省诗书画院陈志才作品展读后感
雷功元演讲《怎样学写旧体诗》读后随想与沉思录一一写在甲辰龙年王化石一个甲子之际
刘舒《临习索靖<出师颂>,体会章草之美》讲座要点散记
“龙蛰一川天府美,江分两水草堂诗。”——刘舒做客翰墨天府成都书法大讲堂演讲《临习索靖<出师颂>,体会章草之美》
刘洪彪:从无穷的探索中寻觅到一束富有生命力的创造之光
“无师成大匠,有志迈高贤”——惊悉刘洪彪先生去世哀作
龙年吉祥 吉星永照
- 四川师范大学|王岳川《国学美学与书法文化》 - 05/03/25
- 四川大学博物馆|林木《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之中国文化属性研究》 - 04/29/25
- 四川福宝美术馆|刘正成《中国书法艺术审美》 - 04/25/25